法庭故事丨用心浇灌“地矿”和谐之花
农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
打开徐州法院发挥司法力量护航脱贫攻坚、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时代画卷,人民法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人民法庭置于法院体系的“最末梢”,处于化解矛盾纠纷、服务人民群众的“最前沿”,是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,更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力量所在。
站在时间的坐标轴上,驻足回望,徐州26家人民法庭百舸争流,在服务大局、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的道路上一刻也未停歇,亮点纷呈、精彩不断。
徐州法院开设“法庭故事”专栏,从26家人民法庭中精选亮点突出、成绩优异的代表法庭进行宣传报道,以点带面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,为“十四五”开局起步汇聚司法力量。
2月5日上午,原本安静的沛县大屯法庭热闹非凡,一面印有“公平正义维护法律权威尽心尽力推动地矿和谐”的锦旗在当地村民的簇拥下,送到了庭长李魁的手中,暖暖情谊温暖了乍暖还寒的初春。
时间追溯到2019年,坐落在沛县杨屯镇的一家煤矿公司因长期开采煤炭,导致附近四个村庄的部分土地出现塌陷,经与村委会协商,约定煤矿公司一次性补偿3696户村民土地复垦费和农作物损失费共计470余万元,并已支付完毕。
时隔数月,村委会得知关于采煤塌陷地的补偿,相关部门出台了新标准,并且新标准高于前期煤矿公司的补偿标准。村委会认为村民们吃了亏,于是要求煤矿公司按照新标准继续进行补偿。
“前期补偿时,新的补偿标准尚未公布,并且当时我们的补偿标准也是高于老的补偿标准的。现在村委会又要求我们补偿,实属无理取闹。”煤矿公司对村委会出尔反尔的行为很是不满,双方互不相让,僵持不下。
李魁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:“如果该群体性纠纷处理不当,不仅会影响到煤矿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,还会给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。”
为了防止事态蔓延扩大,尽快做到案结事了,李魁首先想到了诉前调解。但经过一个月的来回拉锯,双方对补偿一事还是无法达成共识。
李魁及时转变工作思路,先对其中一起案件立案受理,采用示范诉讼的方法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纠纷的解决。
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,李魁仍然将调解工作贯穿在案件审理过程之中。2月1日是该起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最后一天,李魁决定再做最后一次努力,于是又一次组织双方到庭参加调解。
因为涉及人员众多,李魁将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安排在一个法庭,将煤矿公司相关人员安排在另外一个法庭,同时还邀请杨屯镇矿办负责人、公司矿办科、分管副镇长联合做双方的调解工作。最后,在情理法的并融下,双方达成一揽子协议,其他案件也随之调解成功。
历时近半年,该批涉及3696户村民的群体性纠纷以煤矿公司再补偿49.70万元圆满化解。
群体性纠纷如果处理不当,极易引发信访,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大局。李魁向记者介绍:“群众性纠纷的当事人在利益上具有共通性、心理上具有从众性。我们会根据当事人的意愿,选取一个或几个典型案件作为示范案件,精细审理,形成判例或调解方案,后期再对等候处理的其他案件进行裁判或调解,以实现‘审理一案,化解一片'的良好社会效果。”
【来源: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?/p>
上一篇:国产游戏《硬核机甲》开发者访谈热爱与坚持浇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