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灌溉排水学报

你所不知道的抗日细节:水乡军民是这样想出斗

在大量的电影、电视、文学作品中,现代人可以了解到抗战时期的大致情况,但对于一些细节是很难确知的。比如那些跟鬼子进行斗争的策略、方法,到底是如何研究、制定并改进出来的,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。

抗日战争时期,对于如何在平原地区和山区开展对敌斗争,全国各地特别是华北都已有丰富经验,如挖交通壕以利抗日军民隐蔽和运动,袭击、阻击敌人,开展地道战、地雷战等等。但在河汊纵横交错的水网地区的如何坚持游击战争,一时还没有经验。也就是说,地处江南水乡该用什么斗鬼大法?江苏盐城县的抗日军民便遇到了这个问题

盐城原为水向东流入海淤积而成的海滩沼泽地,长期向东伸展,历代筑堤围堰抵御海潮,或筑堤兴垦,成为农田。当时盐城县就是由几个大堤围组成,堤内河汊纵横交错,每出村庄一二里,就要过两三道小河,这种水网的作用是抵御海潮倒灌、排水灌溉、清洗盐碱。河汊和田里终年不断水,田里稻子收割后仍然存水压制盐碱上升。

这种地形,日伪军的骑兵、汽车是无法活动的,但他们利用河汊纵横,便于小汽艇活动的有利条件,用大批小汽艇运载军队,来往游弋,封锁河道,随时上岸扫荡、抢掠。

同时掩护伪军构筑据点,有些据点先由日寇驻守一些时间后交伪军驻守,有些较重要的市镇据点,则由日伪军共同驻守。他们以据点为依托,不断向广大农村进行扫荡、烧杀抢劫,扩大伪化。

要跟鬼子斗,当务之急是要千方百计改造地形,在河中拦河筑坝。设置水下障碍,阻塞河道,使日伪军汽艇无法行驶。要开展这种“斗鬼大法”,决定性的问题是要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,组织群众性的武装,掩护群众筑坝,并打击敌人的破坏。

可是,在水网地区坚持游击战争,怎样改造地形,阻塞河道,阻止敌汽艇的活动,没有经验,怎么办?只有深入群众,和群众商量“斗鬼大法”。

盐城县委集中群众正确意见,经过反复研究,决定在敌伪军经常往来的主要河道上打坝设障,相关人员分工到一、三、五、六区各打一两条坝试验,及时通报情况,交流经验,不断改进。

众人首先选定从冈沟河、东官河、西官河、蟒蛇河等敌伪经常来往的几条主要河道开始,白天同当地乡村干事、民兵勘察地形,选定坝址,晚上武装掩护,组织群众拆毁庙宇的砖瓦沙石,填入河里成坝,并打上木桩加固。只要组织得好,一条宽2米、长20米左右的河坝,一夜之间,就可筑成。然后在附近埋伏几个小组(3人一组)武装民兵,观察日伪军的动向,打击敌人,保护堤坝。

第二天中午,从盐城、龙冈等据点出动的汽艇载着日伪军来到坝旁,见不能通行,就用炮轰,下艇挖坝。

这时,埋伏在附近的游击小组,从四面八方向走出汽艇的日伪军射击,他们摸不清游击队有多少人,也就不敢上岸,逃回据点去了。

日伪军走后盐城军民来到坝上观察,坝上挖了十来米一个缺口,汽艇由此通过。同时还发现,打坝把水流堵塞了,影响农田生产。如何解决,仍然靠发动群众献计献策。

有的主张在坝的两头挖一个月牙形的小沟流水,有的主张在坝的两头砌个小涵洞流水……

最后有人提出筑暗坝,坝顶低于水面一尺左右,不易发现,破坏也比较难,而且便利抗日军民来往活动,又不阻塞水流。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办法好,向各区通报推行。

同时把大家提出的加固坝身的办法,如在坝身打几条木桩,用粗铁线缠绕起来,或砍一些大树枝插在砖瓦沙石中填入坝身等等,要求各区乡和群众商量创造多种多样办法加固坝身,不易被破坏。

各地行动起来之后,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,县委及时召开各区党、政、军领导干部的会议,研究了各地的做法,讨论了如何解决打坝所需材料等困难(当地是没有沙石的),决定迅速在全县开展一个在主要河道拦河打坝,设置水下障碍,阻拦敌伪汽艇行驶的群众运动,集中县、区、乡武装掩护打坝活动,抽调没有打坝任务的乡、村武装支援打坝的乡、村,积极打击出来破坏的日伪军。

会议之后,各区迅速行动起来,日伪军知道之后很恐慌,晚上不敢出来,就在白天出来进行捣乱破坏,盐城军民就用麻雀战的办法,从四面八方打击敌人。

全县应该打坝的主要河道都打上了拦河坝,有的打明坝,有的打暗坝,在两个月内,主要河道如冈沟河、蟒蛇河、东官河、西官河、兴盐界河,打了明坝暗坝60多道,其中有名的大坝如冈沟河上的三里桥大坝、野黄庄大坝、蟒蛇河上的水府大坝、西官河上大范庄大坝、还庄大坝、古殿堡大坝等,都是日伪军多次出来破坏而破坏不了的大坝。日伪军只有“望坝兴叹”,无法可施。

上一篇:茶园灌溉有哪几种方式,各自特点有哪些,选择
下一篇:没有了

Top